1.精宫简介

2.中医的丹田 肾间动气是什么道理?

3.想找一些中国四大名医的名言警句!

4.论道之九转玄功

5.脑炎可以治好吗?

6.神庭简介

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的意思_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的意思是什么

第二节 中医对脑心同治的认识

一、中医对心与脑生理关系的认识

(一)心主神明

藏象学说认为,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活动中,神志活动由“心”主宰。《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指出心具有主神志的功能。所谓神,即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它不仅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影响整个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指出人能够接受外来信息并作出相应反应。故《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在五脏整体系统中居统治地位,是人体的调控中枢。《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意指心除主神明外,尚且具有主血脉的功能。“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心在人体活动中主神志和主血脉,而且两者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功能,才有了主神志的功能。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出现异常,也会带来主神志的功能改变。

(二)脑为元神之府

“脑为元神之府”,语出《本草纲目·二十四卷》“辛夷”条下。李时珍最早明确提出脑与神志活动具有密切关系,其功不可没。脑居颅内,为髓之海。《灵枢·海论篇》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从其解剖位置上看,上至于天灵盖,下至于风府穴,藏于颅腔内。脑的生理功能主要与人体某些运动及头部某些器官功能有关。清·汪昂在《本草备案》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的记载。王清任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医林改错》中记载:“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计之清者,化而为髓,有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于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从而把忆、听、视、嗅、言等均归为脑的生理功能。近代学者还提出:“脑为奇恒之府,其功能为藏髓,主领肢体”。以上均表明,祖国传统医学对脑的生理功能已有了科学的认识。

(三)心脑共主神明

近代中医学家结合医学发展,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心脑共主神明。何廉臣认为:“盖以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心主神明,所得乎脑而虚灵不昧,开智识而省人事,具众理而应万机”。张锡纯则提出:“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相成”,认为神明有“元神”、“识神”之分,“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亦有体用之别,“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神志活动的产生是由脑而达于心,由心而发露于外”。“盖脑中元神体也,心中识神用也。人欲用其神明,则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仍由心归脑”。“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通”,神明往来于心脑之路,脑为统帅,心气上入于脑,心脑神明贯通,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意识思维并支配其相应行为。因心脑共为神明之府,又有血脉相通,故“一处神明伤,则两处俱伤”。脑之神明伤,可累及于心,心之神明伤,可累及于脑。以上论述明确地阐述了心与脑的生理功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中医对心与脑异病同治的认识

祖国医学认为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入络入血等临床特点,其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慢性迁延性疾病,均属络脉病变。此两类疾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综合而看,不外乎本虚标实。心肾阳气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阻滞为标。肾之阳气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具有温煦、鼓动心阳的作用,而心之阳气则为血液运行之动力,能够推动、温煦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若患者年老久病,肾元亏虚,肾阳不足,无力温养心之阳气,心阳心气不振,血脉失于温养,鼓动无力,必将影响血运,最终致络脉瘀阻,如王清任所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势必迟缓乃至瘀阻”,形成络病。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津液运化输布失常,进而内声痰浊,痰瘀久留,互结而阻于络脉,使病情更加复杂。心肾阳虚,痰浊瘀血阻滞心络,痹遏胸阳,心失所养,发为胸痹、心悸,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肾阳亏虚,脑失温养;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兼之瘀血阻络,脑络不畅,清窍失养,则出现眩晕、耳鸣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故久病入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最终病理转归,而因虚致实,痰瘀互结,络脉瘀阻则是该两类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其实质是虚、瘀、痰并存,其中络虚是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始动因素,并由此导致络病经久难愈,渐成痼疾。病久入络,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更是疾病的一种演变规律,包含有具体的病邪、病性、病位等内容,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它表明多种病症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存在络脉病变,此即是多种疾病的基础病变和发展总趋势之一,也是许多疑难疾病在“入络”阶段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由此为脑心同治提供了可能。

精宫简介

所谓的丹田都处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

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绝大部分人是两眉的中间)。

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绝大部分人是两乳头的中间)。

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绝大部分人是肚脐的附近)。

只要认真研究,你还会发现人体的另外几个大穴位都与黄金分割有关。

中医的丹田 肾间动气是什么道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命门穴的别名·精宫 4.1 命门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命门穴的定位 4.6 命门穴的取法 4.7 命门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命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命门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命门穴的配伍 4.12 文献摘要 4.13 研究进展 4.13.1 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4.13.2 镇痛作用 4.13.3 增强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 4.13.4 显著提高肢体痛阈 4.13.5 用于针麻 4.13.6 治疗腰痛 4.13.7 治疗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4.13.8 治疗 *** 减少症 5 志室穴的别名·精宫 5.1 志室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志室穴的定位 5.6 志室穴的取法 5.7 志室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志室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志室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志室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志室穴研究进展 5.13.1 对肾功能的影响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精宫 1 拼音

jīng gōng

2 英文参考

Zhìshì BL52 [中国针灸学词典]

Mìngmén GV4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精宫为经穴别名:1.命门(穴);2.志室。[1]

4 命门穴的别名·精宫

精宫为经穴别名,即命门(穴)[1]。见《医学原始》。

穴位 命门 汉语拼音 Mingmen 罗马拼音 Mingmen 美国英译名 Gate of Life 各

号 中国 GV4 日本 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4 富耶氏 IVG4 德国 LG4 英国 Gv4 美国 Go4

命门为经穴名(Mìngmén GV4)[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累属、精官[3]。属督脉[2]。命即生命,门即门户,肾为生命之源,穴在两肾之间,相当于肾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命门[2]。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腰脊强痛,手足逆冷,久泻,痔血,小儿发痫,下肢萎痹,虚损腰痛,寒热疟,胃下垂,肾功能低下等。

4.1 命门穴的别名

属累(《针灸甲乙经》),精宫(《循经考穴编》)。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命门,一名属累,在第十四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伏而取之。

4.3 穴名解

命即生命,门即门户,肾为生命之源,穴在两肾之间,相当于肾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命门[2]。

命,指生命,重要之意。《说文》:“命,使也。”在此为生之极。门,为出入之处,指其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人身命门之处不一。以及此则以《难经·第三十六难》,谓两肾之间为五脏六腑之本,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处,称为命门。《黄庭中景经》李注:“命门,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气出入,神之所居,当脐后是也。”命门为道教名词,指下丹田。下丹田位居人体中心,范围包括神阙、关元、气海、命门等重要穴位。《玉历经》说:下丹田是人命的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气之元,在脐下三寸。《道·黄庭篇》认为命门为性命之门,在脐下一寸三分,为下丹田。道教丹书多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呼吸之门、五脏六腑之本、人初生结胎之所,故称为命门。中医称两肾之间为生命之门,简称命门。此就内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观之,本穴两旁平于肾俞,本穴居其中间,亦犹内景命门居于两肾脏之间也,故称本穴为命门。以其横通足少阴之经,故本穴又为本经横通肾脏之门户。[4]

4.4 所属部位

腰椎[5]

4.5 命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下凹陷中[6]。

命门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卧取穴[2]。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3]。

命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肌肉)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骨骼)

4.6 命门穴的取法

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命门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卧取穴[2]。

俯卧位,先取后正中线与髂嵴平齐处,再向上摸2个棘突,于上方的凹陷处取穴[7]。

4.7 命门穴穴位解剖

命门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2]。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分布[8]。

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3]。

4.8 命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命门穴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命门穴有培元补肾,强健腰脊作用[2]。

命门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两肾之间,有“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之说,故有补肾壮阳之效,主治各种肾虚所致妇科及男[9]。

肾主水,司二便,主骨生髓,又督脉贯行于脊中,故命门穴可治疗二阴病、腰腿病和水肿[9]。

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因而命门穴可治疗神志病[9]。

督脉为“阳脉之海”,六阳经均交会于督脉,因而命门穴具有通调阳气、宣散解表的作用[9]。

命门穴用灸法善治虚寒性疾病[9]。

命门穴为培元补肾、固精壮阳、通利腰脊之要穴,主治脊强,腰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泄泻,完谷不化,带下[4]。

问足少阴经行下腹部,督脉何以得通?现今针灸图书较早年倍加精详,何以不曾提及?《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合并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背属肾。”观此段经文,可知督脉由本穴通少阴之经,又由肾俞穴透入内脏,分属两肾。但与阳关之通大肠,略同而小异。阳关先通大肠俞,经由足太阳经分布内外。本穴之通肾脏,乃由肾俞穴传导,随足少阳经而入,因足少阴经自涌泉上行至阴谷穴处,横交委中,合并足太阳经线,而行于足太阳经之里层,两经一表一里,叠并上通,抵肾俞穴处,得与督脉横通交会,故内经于督脉有“贯脊属肾”之文。足太阳之经,出肾俞穴处与少阴经分道径自上行。而足少阴之经由肾俞处独行入内,属肾络膀胱矣。[4]

4.9 命门穴主治病证

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腰脊强痛,手足逆冷,久泻,痔血,小儿发痫,下肢萎痹,虚损腰痛,寒热疟,胃下垂,肾功能低下等。

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瘈疭等[2]。

命门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7]。

命门穴主治阳痿、遗精、带下、遗尿、尿频、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逆冷[10]。

命门穴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久泻,痔血,脱肛,小儿发痫瘈疭,下肢萎痹等[3]。

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2][3]。

向上斜刺0.5~1寸[10]。

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深刺时可有麻电感向臀及下肢放散[7]。

注意: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7]。

4.10.2 灸法

可灸[2][7][10]。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作为强壮保健穴,常用温灸法或瘢痕灸法[7]。

4.11 命门穴的配伍

命门穴配肾俞,有调补肾气的作用。治小便频数,老年腰痛[2]。

命门穴配灸百会、关元、三阴交、中髎治遗尿[2]。

命门穴配膀胱俞、肾俞、水道治肾炎[2]。

命门穴配大椎、膈俞、曲池、足三里治缺铁性贫血[2]。

命门配天枢、气海、关元,有温肾健脾的作用,主治肾泄、五更泄。

命门配百会、关元,治遗尿、尿频[7]。

命门配肾俞 、气海、然谷,有补益肾气,固涩精关的作用,主治阳痿,,滑精。

命门配灸肾俞、气海、然谷、关元、上髎、次髎,治阳痿、遗精[7]。

命门配肾俞,治老者便多[7]。

命门配肾俞、环跳、委中,治腰背痛[7]。

4.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疭(《备急千金要方》作头痛),寒热,汗不出,恶寒,里急,腰腹相引痛,命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不可忍,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疚,里急,腰腹相引痛。

《针灸大成》: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寒热痃疟,腰脊相引,骨蒸,五脏热,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角弓。

《类经图翼》: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

4.13 研究进展 4.13.1 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有实验证明,艾灸家兔“命门”能显著提高正常家兔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艾灸组灸前与灸后比较、灸后与对照组(不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艾灸“命门”确有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针刺命门对男子性功能障碍、 *** 缺乏有一定疗效,可以增强机体抗病力,如以艾炷灸大鼠或豚鼠的“大椎”、“命门”,可使动物对二硝基酚致死性发热的耐受性提高、发热减轻、存活率提高。艾灸“阳虚”动物模型命门,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和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促进细胞的 DNA复制。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的作用;有报道以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为指标,针刺命门和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效应相等。[7]

艾灸命门对羟基脲所致动物“阳虚”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提高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促进细胞的DNA复制。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另用氢化可的松给小鼠肌注,其中一部分小鼠同时灸命门,经灸命门者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所增高。

4.13.2 镇痛作用

针刺动物“命门”也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可使动物对电击或钳夹肢体的痛反应受到明显抑制。针刺命门对坐骨神经痛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7]

4.13.3 增强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

针刺大白鼠“大椎”“命门”,可使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显著增强[2]。

4.13.4 显著提高肢体痛阈

电针家兔或猫的“命门”“脊中”部位,可使肢体痛阈显著提高,后肢较前肢为好[2]。

4.13.5 用于针麻

以腰俞、命门、次髎穴组针麻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镇痛效果满意[2]。

4.13.6 治疗腰痛

取命门,针刺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隔日1次。

4.13.7 治疗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配关元,针刺得气后加灸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

4.13.8 治疗 *** 减少症

配肾俞、关元、中极,先针刺,出针后隔姜灸3壮。

5 志室穴的别名·精宫

精宫为经穴别名,即志室[1]。见《医学入门》。

穴位 志室 汉语拼音 Zhishi 罗马拼音 Chihshih 美国英译名 Room of Determination 各

号 中国 BL52 日本 52 法

国 莫兰特氏 V47 富耶氏 V47 德国 B47 英国 B47 美国 BI52

志室为经穴名(Zhìshì BL5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精宫。属足太阳膀胱经[11]。志即志意,室即房室,肾藏志,志指肾,此穴与肾俞并列,如肾气聚集之房室,故名志室[11]。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阴痛,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肾盂肾炎,阴囊,前列腺炎,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膀胱炎,尿道炎,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肾绞痛,消化不良等。

5.1 志室的别名

精宫(《医学入门》),神关(《针经摘英集》),志舍(《神灸经纶》),志堂(《医学入门》),精舍[4]。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腰痛脊急,胁下满,少腹坚急,志室主之。

5.3 穴名解

志即志意,室即房室,肾藏志,志指肾,此穴与肾俞并列,如肾气聚集之房室,故名志室[11]。

志,指肾之精气。室,人物所居之处,亦充实之意。志室者,必须肾气充实,意志方能发挥。志者,意之所存(《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意有所存谓之志”),心之所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藏也(《荀子·解蔽》:“志也者藏也”)。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释名·释宫室》)。志虽藏于肾(《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载:“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藏精,精舍志”。)实成于心(《毛诗序》:“在心为志”),乃水之精、火之候(《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必须水火相济,神志乃成。此穴与肾俞平,肾属水,水之精为志,肾藏志,故以为名。[4]

5.4 所属部位

腰部[12]

5.5 志室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志室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下,旁开3寸[6][13]。

志室穴位于腰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卧取穴[11]。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13]。

志室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肌肉)

志室穴在腰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5.6 志室穴的取法

俯卧位,平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志室穴位于腰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卧取穴[11]。

俯卧位,两髂嵴高点相平处正中再向上2个棘突,旁开3寸处取穴[14]。

5.7 志室穴穴位解剖

志室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为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的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腰三角位于志室穴稍外侧,由背阔肌下缘、腹外斜肌后缘和髂嵴后部之间围成,其底为腹内斜肌。该三角为腹壁薄弱区,易发生腰疝。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竖脊肌→腰方肌[11]。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1、第2腰背动脉分支分布[15]。

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外侧支;并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通过[13]。

5.8 志室穴的功效与作用

志室穴具有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壮腰膝的功效。

志室穴有补肾益精、利溲导湿的作用[11]。

肾藏志,志室穴在肾俞之旁,为肾气之所处,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发育,故志室穴可治疗前阴病、妇科病和男[16]。

志室位居于腰部,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上,其循行背腰部,腰为肾之府,故可治疗经脉病[16]。

志室穴有滋补肾阴、清利下焦湿热作用,主治遗精、记忆力减退等,针灸本穴有壮肾添髓之效[4]。

5.9 志室穴主治病证

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阴痛,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肾盂肾炎,阴囊,前列腺炎,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膀胱炎,尿道炎,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肾绞痛,消化不良等。

志室穴主治腰、肾及前 *** 的疾患:如腰脊强痛、小便淋漓、阴中肿痛、遗精阳痿、食不消、小腹痛、霍乱吐泻、水肿、大便难等[11]。

志室穴主治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强痛[14]。

志室穴主治遗精、阳痿、阴痛、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15]。

志室穴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阴中疼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月经不调,以及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13]。

现代又多用志室穴治疗肾炎、前列腺炎、阴囊、腰部扭挫伤、下肢瘫痪等[11]。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精,阳痿,前列腺炎,肾炎,膀胱炎,尿道炎;

2.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3.其它:阴囊,肾绞痛,消化不良。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向臀部放散[14]。

一般直刺或向椎体方向斜刺0.5~1.0寸[11]。

直刺0.5~1寸[13][15]。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向臀部放散;可灸[14]。

注意:志室穴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肾脏[14]。

5.10.2 灸法

可灸[11][14][15]。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15分钟。

5.11 志室穴的配伍

志室配肾俞、关元,有补肾益精,壮阳固涩的作用,主治阳痿,遗精。

志室配命门、委中,有强壮腰膝,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腰膝疼痛。

志室配肾俞、心俞、三阴交,治失眠[14]。

志室配肾俞、命门,治腰痛[14]。

志室配关元、肾俞、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治遗精、阳痿[14]。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腰痛脊急。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小便淋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饮食不消,肓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阴肿,阴痛,背痛,腰脊强直,俯仰不得,饮食不消,腹强直,梦遗失精,淋沥,吐逆,两胁急痛,霍乱。

5.13 志室穴研究进展 5.13.1 对肾功能的影响

针刺志室能改变尿液成分和尿量,也可调节肾功能[16]。

想找一些中国四大名医的名言警句!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们知道,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效果的练功方法与过程。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将丹田理解为这样一个范围更合适些。

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当然,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并未发现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但是,通过意守丹田来促进练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取得疗效,则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其中的机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揭示。

丹田在何处,说法不一。多数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足掌心之涌泉。其说不一。

古人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于阳性,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调节、增强神经中枢,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贮能性效应。这有助于休养生息,积聚精力与疾病作斗争,获得健康。所以,练功后感到体力增强,精力充沛,是有道理的。

上丹田在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凡气虚下陷,头部怕风寒,以及脑贫血、低血压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学气功者,不要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气机上窜引起头晕;阳盛的病人(如心火上炎、肝阳上亢、高血压)也不要意守上丹田。

中丹田在胸部,如病人是中气下陷,妇女月经过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人体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历代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日本人最近几年开发一种叫“氧气罐”的新产品,让工作劳累的上班族或是爱美的女性在用力吸几口纯氧后,能马上活力充沛。可是这种氧气罐不只是贵,而且一般人还没有买空气的观念,因此它的市场还限定在少数人的领域中。其实,不用花钱去买这种时髦玩意儿,自力救济就能有大量有氧的效果。试试“丹田呼吸法”或称“腹式呼吸”吧。它的方法一点也不难,就是当我们在吸气时,不只吸到肺部让胸腔充满气体而已,可以再吸饱一点让肺部往下沉,挤压到下面的横隔膜,这样吸入的空气会比以前多很多,好像一口气就把它吸到腹部的丹田,这样吸气自然含氧量就高。因为横隔膜被挤得往下沉了,所以腹部会向前突出,所以又叫腹式呼吸法。

在吐气时微微用力将突出的小腹向内缩,压迫横隔膜往上,自然也挤压到肺部,让肺腔往上缩小,就完成吐气动作了。这样一吸一吐之间,动作比以前加大,自然呼吸的速度会放慢,进出的气体也更多了。据专家研究,横隔膜每下降1厘米,就增加300毫升的气体,也就是说,若是空气中的含氧量都一样,懂得用丹田呼吸法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比别人更有氧、更鲜活。氧气足,当然就会减少头昏、精神不济或是脸色不佳的问题了,而且更能放慢脚步,舒解压力。

除了氧气更足之外,专家研究显示,丹田呼吸法还能做深层的体内,因为腹部肚脐在一上一下运动时,腹腔内的器官,包括大小肠、胰脏、肾、肝甚至官,都被温和地压迫到,增加器官的血液循环,也促使这些器官的活化。

再者,专家发现,生物界中呼吸愈沉愈慢的动物,寿命愈长;相反,呼吸急促的动物,寿命就短,以丹田呼吸来放慢频率,是个好处多但又简单的养生之道。

所谓丹田,就是肚脐下一寸三分(约两指)处。腹式呼吸即是以此来做呼吸的调节运动。2.一般初学者,可将手指置于丹田处,因为这样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吸气时,感觉下腹部慢慢涨起,一直涨到感觉极限时,再自然慢慢吐气,感觉下腹部慢慢缩小。如此重复,直到习惯这个呼吸方式的时候,就可以加入意念的动作。意念的配合,是吸升呼降法。亦即,吸气时意念在肾引之上升,呼气时,意念在心使之下降。此中不但有心肾相交之意,更有小周天之功。3.练习腹式呼吸,到了能通大小周天的境界,自然全身气脉游走不息,不管是记忆力或注意力都会有空前的增进,对速读自然有好处,不过又不只是在速读,人生际遇也会大大的不同呢。

意守丹田,简单地说,就是排除杂念,全神贯注到丹田的部位,耳无闻,目无视,鼻无

嗅,心不外驰,专心体会真气之活动。

在炼气功时,首先要注意精神集中,意守丹田。丹田在小腹正中,脐下三寸,为吾

人生命力的泉源。在调整呼吸以后,由呼气运动,推动真气下行,集中在丹田之内。丹

田内真气充满,则可以贯通督脉,所谓“积气冲关”则可以进入高深之境界。

所谓意守,就是心不外驰,精神集中。守字有定的意义在里,也就是《尚书》说的

“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大学》上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佛家说

的“止观”,孟子提出“求放心”都是指意守而言。俗语说“锁心猿、拴意马”,也是

意守。《内功经》上说得更具体:“泰出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内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

,就是意守丹田。孔子告诉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

四个勿字,也就是意守的具体办法。《书经》所云:“念兹在兹,释兹在兹,永言兹在

兹”,更指出意守之办法。

丹田二字始自道家,儒、释并无此语。按丹田的释义,是一种奇妙的药品,它是由

许多健身祛病的药品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疗效极高的物质。所以世传为“妙药灵丹”

,因为它能祛病延年,所以在人身机体中经过生理变化所产生的生活动力——真气,道

家与医家也称之为“丹”。所谓“丹田”就是汇集丹的处所,在人体中是一个最重要的

部位,为生命动力的泉源。

“丹田”的位置,一般文献记载,在脐下三寸,小腹正中线,为任脉之关元穴。居

膀胱之后,直肠之前,有腹壁下动静脉,分布着第十一、十二肋间神经前皮枝,深部容

小肠,为小肠经之募穴;是三阴任脉之会。类似一个夹室,气冲则升,气虚则合,为任

、冲、督三脉之发源地。是全身经气聚集之处,故又名“气海”。也叫血室、命门、血

海、大海、子宫、关原、下纪、精露、大润、大中、丹田。

“丹田”为男子藏精之所,女子受胎之地,人的性命由此产生,发育、成长,故又

名生门、胞门。在《针灸经》上注释:能治带下经病、不孕无子、恶露不尽、尿血、卒

中、脱症、淋浊、疝痛、遗精、遗尿、虚劳、 羸弱。

另外有一说:两眉中间天心穴为上丹田。《内功经》云:“气沉海底,光聚天心。

”因为气功到一个相当阶段,两眉中间会发现亮光。又有一个说法,心口窝巨阙穴处为

中丹田。因为气功练习,初步要注意气下到心口窝。在巨阙穴上,首先有发热感。而巨

阙穴又为心经之募穴,主治心痛、反胃、惊搏、健忘。《内功经》云:“目视心宫,气

注大海。”《针灸学》上也有脐下寸半气海穴和脐下二寸石门穴为丹田之说。《中国医

学大词典》说明:脐下三寸为丹田。在气功实践中,也体会到,大气沉到脐下三寸处,

才活泼拨,圆滚滚,团聚旋转有无限生机

--

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

论道之九转玄功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于内,治宜甘热。

28、热*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希望对你有用!

脑炎可以治好吗?

夫九要者,乃机要也。以应大丹九转,故以道分九篇,法显九门。九门合理,篇篇归根。虽不得亲师之旨,得此要如亲师训。得者坐获天机,悟之者为之心印。若依行者,在欲无欲,居尘出尘,分立九门,还元二仪。学道君子,细意详之。先序显用,次要应体,以体兼用,性命备矣。

真一秘要

夫真一者,纯而无杂,谓之真,浩劫长存,谓之一。太上曰:“天得一以日月星辰长清,地得一以珠玉珍长宁,人得一以神气精长存。”一者,本也。本乃道之体。道无体,强曰体。有体之体,乃非真体。无体之体,日用不亏矣。真体者,一是也。真乃人之神,一者人之气。长以神抱于气,气抱于神,神气相抱,固于气海。造化神龟,乃人之命也。神乃人之性也,南方赤蛇。命乃北方黑龟。其龟蛇相缠,二气相吞,贯通一气,流行上下,无所不通,真抱元守一也。

橐龠秘要

夫橐龠者,人之心肾也。心者,神之宅。肾者,气之府。既一心为宅,以肾为府,岂有造化也。今时学道之人,使心运气,乱作万端,屈体劳形,非自然之道。圣人曰:“凡是有相,皆是虚妄。无相之相,谓之真相。”真相者,神气也。神者,心之主。气者,肾之本。是以圣人返本还元。还元者,补髓也。补髓之机,还元之道,命乃了矣。圣人立法曰:“一神调气,藉一气定神。”神气调定,方晓动静。动者,气也。气者,命也。静者,性也。性乃神也。神不离气,气不离神。神气不相离,道本自然也。

三五一枢要

夫三五者,三阳五行一气也。三阳者,三火也。以精为民火,以气为臣火,以心为君火。君火乃性火也。惟性火不可发,亦不可用。性火若发,如“火生于木,祸发必克”。不用者,必不可动也。盖是神定则气定,气定则精定。三火既定,并会丹田,聚烧金鼎,返炼五行,运气于一。气绵绵,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按周天三百八十四爻,气血行八百一十丈,脉行五十度,乃周天,方为火候。其火有二等,分于内外。外火者,有形有象,可炼五金,造化五谷,滋养于人。此火非能炼内丹。炼丹之火,其在内火。内火者,有名无形,藉五谷之气即生真火。真火既生,返炼其精,精返为神,炼神合道,道本自然,不离一气。一气既调,百脉皆顺也。

三一机要

夫三一者,三成一气也。上有神仙抱一炼神之道,中有富国安民炼气之法,下强兵战胜炼精之术。道分三成,不离一气。一气者,天也,乃天清虚自然之气。气中有神,神抱于气。因气抱于一,神炼合道,道本自然。此乃神仙抱一炼神合道也。中有富国安民炼气之法。中者,人也。以身为国,以气为民,以心为帝王,帝王爱民,而民自安。帝王者,心不乱也。心不乱,则气自调,气调则神和,神和则精悦,精悦则身安泰。此乃富国安民炼气之法也。以重浊而为地,其浊中有清。在欲无欲,为之强兵。心不动而气不交者,为之战胜。此乃强兵战胜炼精之术也。及人之未生时,在乎混沌之间,亦神不曾离气,气不曾离神,神气不相离。精神内守,精散为气,气结成神,炼神合道,道法自然,因道建法,法就显术,分而为三,混而为一。一者,精也。精乃元气之母,人之本也,在身为气,在骨为髓,在意为神,皆精之化也。盖万物皆禀一气,因气造化五行。五行即五谷也。五谷之气,入于脏腑,精住丹田。精者,人之本也。是以圣人返其本而还元,此返本还元之道也。 日魂月魄真要 夫日魂月魄者,阴阳也。阴阳者,日月也。日属阳魂,月属阴魄。日中有鸡,西方金肺之象,属阴,乃日魂藏月魄,魄满于魂,故日以清。月中有兔,东方木肝之象,肝属阳魂,乃月魄藏日魂,魂满于魄,故月以明。魂魄者,乃人之铅汞也。铅汞有数,铅八两乃一斤之数,十六两也,凡二十四铢为一两。按周天三百八十四爻,日月运度之数,天地造化之机。圣人立数,后人依数而行之。其大小之法,因数有定。大者一年之法,小者一时之用,一时正则可夺一年之造化也。密语曰:“凡每月初一日,为首正时,坎卦进汞一两,离卦进铅一十五两。次日,坎卦进汞二两,离卦进铅十四两。至十五日,抽添数足,周而复始。其大小月,细审详之。”铅汞者,人之魂魄也。魂魄者,人之神气也。神者好静,气者好动。动静常在坎离之间。动静之诀:上十五日,日魂守魄。下十五日,日魄守魂。一时之用,可夺一年之造化也。

日用五行的要

夫日用者,长以神守于气,气守于神,神气相守。聚而不散者,真日用也。神能通应,意到心成。若神定,则行住坐卧昼夜皆同。神伏气,在气在神在形。三物皆在,复归真一,万事毕矣。又五行者,心主神,肝主魂,脾主意,肾主志,肺主魄,五行聚而化为丹也。聚之诀曰:“专于一,神志于一,意守于魂,魄会于丹田。”魂魄者,人之神气也。气乃命也,神乃性也。一性固命,一命固性。性命相固,共成一气。一气者,火也。其火无形,发之有焰。此火只可炼丹,不可别用。若能内守,真火聚而不散者,真抱元守一之道也。

七返还丹简要

夫七返还丹者,天有七星,运斡四时,人有七窍,唯听视闻。眼观色者,视之不见,耳听声者,听之不闻,鼻不闻香,口受无味,真七返也一。心归命,谓之还。五气不散,谓之丹。有二种,于内外二丹,超神接气。超神,在世出世。接气者,火候无差。其内丹不得,外丹则不成。其外丹不得,内丹则无圭。内丹者,真一之气。外丹者,五谷之气。以气接气,以精补髓,补接之功,不离阴阳二气。阳气升即为返,阴气降即为还,昼夜还返至丹田。阳不得阴而不升,阴不得阳而不降,自然还丹之要秘于此矣。

八卦朝元统要

夫八卦者,以心肾为坎离。坎离为阴阳,阳即魂也,阴即魄也。魂者,以应东方甲乙木,谓之青龙。魄者,以应西方庚辛金,谓之白虎。因坎离生龙虎,乃成四象,内分八卦。八卦者,东方甲乙木。甲主乾,乙主坤,木生丙丁。丙主艮,丁主兑,艮兑合序,为一气者,火也。火生戊已,戊已无形,分于四季,内生庚辛。庚主震,辛主巽,合而为一者,金也。金生壬癸,壬主离,癸主坎。坎离者,阴阳也。阴阳者,内外也。内气为阳,外气为阴。阴阳升降,动静自然,非神所作,乃天地冲和之气,常在坎离之间,绵绵昼夜,息息无穷。此乃八卦还元归根之道也。

九还一气总要

夫九者,阳也。还者,聚也。一者,气也。九阳既聚,性命相守,上则清虚日月行度之数,下则地气生产万物之源,中则人身阴阳造化之理。内各有三,故曰三共之道,是名九要也。内各有三者:天有三日月星,以应人之眼耳鼻;地有三高下半,以应人之魂魄精;魂魄精者,以应人之精气神。神乃精之主,精乃神之本。名则分三,不离一气。一气者,胎息也。胎乃藏神之府,息乃胎化元。因息生息,因神为胎。胎不得息则不成,息不得神则无主。神乃息之主,息乃胎之根,胎乃息之宅,神乃胎之真。在腹中谓之胎,一呼一吸谓之息,故名胎息也。胎者,形中气之子。息者,形中神之母。形中子母,何不存守。存者,存其神而守其气。其气在坎离夹中,圆如杵臼,又象伏龟,故曰神龟。龟含黑水,水中有气,名曰神气,又曰碧眼胡僧,号曰,人之根蒂俱在此焉。十二时中,天门借气,紧闭地关,神室内守,自有神龟呼吸,有名无形,有动无名,非所用升降。自然藉外气,则升随气升,而腹自鼓。外气升而内气降,内气降而腹自纳。鼓纳之机,天地之橐龠也。橐龠者,天地动作之气,真阴真阳也。内气为阳,外气为阴。内气不出,外气不入,神符气定,外气符即为至宝,内气符即成金丹。金丹者,纯阳之物,浩然之真,直指天机,归根之道尽矣。若遇至人,与天盟誓,先付口诀,次传心印。慎勿轻泄天宝,戒之戒之。

神庭简介

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是由多种不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又称无菌性脑膜炎或浆液性脑膜炎。本病见于世界各地。其发病率每年为11~27/10万。临床表现类同,主要侵袭脑膜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中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病程呈良性,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过3周,有自限性,预后较好,多无并发症。侵犯脑膜同时若亦侵犯脑实质则形成脑膜脑炎。根据病情情况可呈大小不同的流行,亦可散在发病。一般认为本病属中医学温病、痉证范畴,乃由温热外袭,化热人营,蒙闭心窍,引动肝风所致。其传变规律多按卫、气、营、血发展,临证时当据具体证候灵活辨治。

西医治疗本病一般疗效较好,多数在l~2周内能治愈,不留后遗症。极少数反复发作可致迁延难愈。中医治疗亦疗效较佳,且不易复发。

性脑膜炎的辨病论治

(一)专病专方

1.疏风清热解毒方(李兰舫,韦恩沛,叶莉.疏风清热解毒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32例.浙江中医杂志,1983<3>:133)

金银花10g,连翘10g,生石膏30g,板蓝根15g,紫花地丁15g,薄荷9g,炒牛蒡子9g,白僵蚕6g,蚤休12g,夏枯草12g,生大黄5g o每日1剂,分3~4次服。

2.清开灵注射液(孙秋来.清开灵治疗腮腺炎并发脑膜炎20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1994.(16):19)

孙秋来以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腮腺炎并发脑膜炎20例,年龄7~14岁。20例全部治愈。治法为清开灵14~20ml/d,稀释于5%G.0ml中静脉滴注,连用1周,4~6天临床治愈。

(二)单味中药 板蓝根:陈大毅用板蓝根注射液肌内注射并口服汤药治疗135例流行性腮腺炎伴有脑膜炎,平均治愈日为9天。板蓝根中的嘌呤、嘧啶及吲哚类成分可能有干扰DNA合成作用。(陈大毅.流行性腮腺炎135例中西医疗效观察.新中医,1986<3>:21)

性脑膜炎的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本病2/3以上病例可确认为某种引起,多为细小核糖核酸,如ECHO4、6和9型,柯萨奇A、B组,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细胞脉络膜脑膜炎,少见的有肝炎、脊髓灰质炎等。另外,单纯I型、Ⅱ型、腺、水痘一带状除引起脑实质炎症外,也可仅累及脑膜。肠道引起的性脑膜炎,发病高峰主要在夏秋和早秋。腮腺炎脑膜炎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与腮腺炎同时流行。淋巴细胞脉络膜脑膜炎则以晚秋和冬季较常见,而单纯脑膜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或由单纯的直接接触感染,或为潜在感染后的重复反应引起。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系由于素体正气不足而感受温疫之邪,温热疫邪侵袭肺卫,外邪入里,进入气分。其发展变化不外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但温热疫邪传变更为迅速。温疫之为病,从口鼻而入,传变入里,扰及神明;或上扰于肺,上犯脑窍,蒙蔽脑神,导致脑窍闭塞,经络营卫闭阻,气血逆乱,出现神昏、谵语、厥逆、闭证等。《重订广温热论》记载:“温热伏邪,内陷神昏,蒙蔽厥脱等危症,……虽由于心包络及胃肝脾肾任冲督等之结邪,而无不关于脑与脑系。盖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心之神明,所得于脑而虚灵不昧,开智识而省人事,具众理而应万机。但为邪热所蒸……血毒所致,则心灵有时而昏,甚至昏狂、昏癫、昏蒙、昏闭、昏痉、昏厥,而会不省人事矣。”均说明温热疫毒致病。同时温热易化火生痰,闭窍动风,出现身热嗜睡,或项强,或瘛疚;温热之邪夹湿邪为病,湿困肌表则身重肢倦;邪气阻滞脾胃则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痰闭心包则表情淡漠、朦胧嗜睡。

性脑膜炎的调摄护理

1.调摄注意休息,劳则伤气,气虚则加重病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2.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对高热者应作物理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卧床不起者,应注意及时吸痰、排痰、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神庭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神庭穴的定位 10 神庭穴的取法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神庭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庭 1 拼音

shén tíng

2 英文参考

Shéntíng GV24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tí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2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2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神庭 汉语拼音 Shenting 罗马拼音 Shenting 美国英译名 God's Courtyard 各

号 中国 GV24 日本 2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3 富耶氏 德国 LG23 英国 Gv24 美国 Go24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1]。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4 神庭穴的别名

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6 穴名解

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

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3]

7 特异性

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

8 所属部位

前头[4]

9 神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5]。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2]。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神庭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10 神庭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5寸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拇指指甲中点处即是神庭穴[7]。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2]。

12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庭穴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作用[1]。

神庭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3]。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1]。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2]。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失眠;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6]。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9]。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6]。

沿皮刺0.5~0.8寸[2]。

平刺0.5~0.8寸[10]

14.2 灸法

可灸[1][6][10]。

艾条灸5~10分钟[2]。

15 神庭穴的配伍

神庭穴配列缺治头痛[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1]。

神庭穴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1]。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头痛目疾[6]。

神庭配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治失眠[6]。

神庭配本神、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治癫疾[6]。

神庭配风池、合谷、太冲,治小儿惊风[6]。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6]。

16 特效 ***

用中指指尖掐按神庭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和调理由重感冒或晕车、晕船引起的头昏、呕吐等症状[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方》: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